稻田课堂开出找九宮格共享空間兴农之花_中国网
人勤春来早,水稻育秧忙。3月13日一大早,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晋祠水稻科技小院首席专家董琦就带着研究生做起了育秧准备。
调查育苗温室大棚生产条件,查看品种、设备是否完好,关注小院基地驻地情况,记录墒情、气温数据……董琦把日程安排具体到每一天。“4月中旬是水稻播种育秧的关键时期,农时不可耽误,要尽快准备,科学育秧,保证让今年有个好收瑜伽場地成。”董琦说共享空間。
让学生到村里读研、与老百姓交朋友是董琦带研究生的一大特色,这也正是科技小院倡导的培养模式。董琦说:“研究农业一定要扎根生产一线。老百姓在生产中掌握了大量的经验,也会遇到很多问题。研究生要与农民交朋友,和他们私密空間学经验,帮他们解决问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晋祠大米有3000余年的栽培历史,自古就有“晋献嘉禾”的典故。2017年,太原市晋源区提出“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并开始筹建稻田公园,董琦加入其中,研究复种晋祠水稻。
“晋祠大米讲究‘七蒸不烂’,蒸出来要有糯性、颗粒分明。糯性意味着品种要选用合适,大米比重、外形、垩白度、胚的完整度等都关系到蒸出来的米是否直立饱满……”研究生们在董琦的指导下,选中“稻花香”大米开始试种。“种植密度不能太大,后期追肥适当提前,氮肥量要小一点,一亩地施2.25千克尿素就够,而且一定要施钾肥個人空間。”在调研日志上,研究生郭奇详细记录着种植的注意事项。经过不断试验,晋祠大米的产量和品质有了保证,老百姓也卖出了好价钱。
水稻种好了,如何能把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讲给大伙听,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目标呢?研究生们用上了科技,打算共享會議室在稻田里作画。大家一商量,发现“桐叶封弟”“晋献嘉禾”“三七教學場地分水”等晋祠大米背后的历史故事就是最好的题材。于是,确定故事内容、画样稿图、测量实际尺寸……研究生们干得不亦乐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种出了一幅唐风晋韵稻田卷轴画。一时间,涌入稻田公园打卡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
稻田公园品牌打出去了私密空間,科技小院的师生又开始琢磨在稻田养鱼、虾、蟹,以增加农民的瑜伽教室收入。研究生张书铭基于稻田公园实际,研究了“稻—长江蟹—鱼”“稻—辽河蟹—鱼”“稻—虾”和“稻—鱼”四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他通过分析不同模式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监测稻田水环境的动态变化,最终发现“稻—长江蟹—鱼”综合种养模式最适宜在晋源区推广。
扎根实践,用科技的力量推动产业发展,晋祠水稻科技小院的师生团队收获满满。多年来,科技小院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师生团队共撰写学术论文7篇,获3项发明专利。其中,“大地艺术景观设计技术”已通过技术评价,并推广到了山西省的3个地市。
带领更多的青年人到村里读研,让他们学有所获,这是董琦作为一名导师最大的心愿。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晋祠水稻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用实际行动浇灌着兴农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