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10 月 2024
【陳明】埶聊包養網站:“勢”還是“藝”——《坤·年夜象傳》“地埶坤”新釋

埶:“勢”還是“藝”——《坤·年夜象傳》“地埶坤”新釋

作者:陳明

來源:作者授權儒家網發表,原載《周易研討》2022年第2期

摘要:“地埶”之“埶”字有“勢”和“蓺”兩種懂得。班固以埶為勢,王弼注《易》因之,孔穎達將王弼注支出《周易正義》,埶之勢解遂成定論。但勢為名詞,不僅無法與地組分解與“天行”類似的句子以表達相應意義,并且將句子主語由與天相對之地這一坤卦所像之象轉換成了地之形勢,遂使坤卦順天之生而來的地之成這一效能意義掉往了著落。埶當作蓺(藝)解,扶植、使生長發育之意。“地埶,順”即“年夜地含弘光年夜發育萬物,順承上天”。此解文從字順,意義貫通。

關鍵詞:天行; 地埶;乾知年夜始坤作成物;

“天行健,正人以自強不息”與“地勢坤,正人以厚德載物”,幾乎是整部《周易》中最廣為人知的語句了。但似乎很少有人留意到,其與六十四卦中其他各卦之《年夜象傳》的句讀方法有所分歧。這兩句,高亨、廖名春以及《周易集解纂疏》等都這般標點,【1】其他各卦則有所分歧。如蒙、離、鼎、咸、未濟五卦:“山下出泉,《蒙》。正人以果行育德。”(《周易年夜傳今注》,第包養網評價78頁)“山下出泉,蒙;正人以果行育德。”(《周易本義》,第54頁)“山下出泉,蒙。正人以果行育德。”(《周易集解纂疏》,第108頁)“明兩作,《離》。年夜人以繼明照于四方。”(《周易年夜傳今注》,第213頁)“明兩作,離;包養妹年夜人以繼明照于四方。”(《周易本義》,第125頁)“明兩作,離。年夜人以繼明照于四方。”(《周易集解纂疏》,第306-307頁)包養俱樂部“山上包養網VIP有澤,《咸》。正人以虛受人。”(《周易年夜傳今注》,第219頁)“山上有澤,咸;正人以虛受人。”(《周易本義,第129頁》)“山上有澤,咸。正人以虛受人。”(《周易集解纂疏》,第316頁)“木上有火,《鼎》。正人以正位凝命。”(《周易年夜傳今注》,第313頁)“木上有火,鼎;正人以正位凝命。”(《周易本義》,第180頁)“木上有火,鼎。正人以正位凝命。”(《周易集解纂疏》,第447頁)“火在水上,《未濟》。正人以慎辨物居方。”包養app(《周易年夜傳今注》,第375頁)“火在水上,未濟;正人以慎辨物居方。”(《周易本義》,第218頁)“火在水上,未濟。正人以慎辨物居方。”(《周易集解纂疏》,第536頁)

 

《年夜象傳》作為貴族後輩的政治、倫理教科書,本就是“以物象明人事”,故表現為從治事和修身這一角度對物象及其關系的政治、品德意義進行解讀,因此表現為對物象的描寫(A)以及對其意蘊進行政治、品德聯想(B)這樣一種A+B結構。兩相對照,可以發現對內外二卦取象之物所成的結構關系描寫與定名解讀的A中,乾、坤兩卦是沒有斷開的(“天行健”“地勢順”),其余各卦則基礎都是蒙、離、咸這樣的格局,相關描寫與定名解讀均以標包養感情點分開。

 

為何這般?因為“地勢”與“坤”沒法斷句分讀包養網車馬費。“山下出泉”“明兩作”“山上有澤”“火在水上”,分別是描寫內外兩卦所成之蒙、離、咸、未濟諸卦之結構關系的句子或短語。“天行健”的“行”是一個動詞,“天行”二字在這里并非一個偏正結構的詞或詞組,而是一個主謂結構的句子,描寫乾卦內外皆乾、六爻純陽的結構和意義,所謂“終則有始,天行也”(《蠱·彖傳》)。而“地勢順”的“勢”則是一個名詞,作為一個偏正詞組,“地勢”無法像一個句子那樣對內外皆坤、六爻純陰之坤卦的結構和意義給出描寫。這就是“地勢,順包養網評價甜心花園讀來佶屈聱口,而必須往失落逗號,以“地勢順”綴接為句的直接緣由。

 

可與對照的起首是震、巽、艮、兌、離、習坎諸卦之《年夜象傳》:“洊雷,震;正人以恐懼修身。”“隨風,巽;正人以申命行事。”“兼山,艮;正人以思不出位。”“麗澤,兌;正人以伴侶講習。”“水洊至,習坎;正人以常德性習教事。”起首,與乾、坤一樣,它們都是由八經卦重疊而成,名字也基礎與經卦堅持分歧。只要習坎卦名多一“習”字,疑衍。其次包養網ppt,其《年夜象傳》分別以洊(再至)、隨(跟從)、兼(兼并)、麗(附著)等包括重復、疊加、合并、連續諸義涵的動詞與卦名所像之象構成一動詞短語,對由經卦疊加而成之卦的結構和意義給出描寫。只要習坎破例,“水洊至”之洊本就有再至之義,按“洊雷”例改作“洊水”亦無不成。

 

再看屯、噬嗑、恒、益四卦,這四卦分別以云與雷、雷與電、雷與風、風與雷組合為象。《屯·年夜象傳》“云雷,屯;正人以經綸”,可以懂得為云雷兩個名詞為動名詞。震下坎上之卦象,意為雖云翻雷鳴卻密云未雨,此其為屯(難)。對照解卦震上坎下的雷雨傾盆,其《年夜象傳》為“雷雨作,解;正人以赦過宥罪”也就不希奇了。“雷風,恒;正人以立不易方”“風雷,益;正人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均同于屯而異于解,歸于一類。唯有“雷電,噬嗑;包養俱樂部先王以明罰敕法”殊不成解,能夠是“噬嗑”之得名還有原則,卦象自己仿佛貪吃啖食。

 

回到坤卦。懂得坤卦《年夜象傳》的關鍵在于“地勢順”的“勢”。《說文》:“勢,盛力權也。從力埶聲。經典通用埶。”段注:“《說文》無勢字,蓋古用埶為之。”即“埶”同“勢”,假借埶以表此義。“埶”,《說文》:“種也。魚祭切。唐人樹埶字作蓺(按:園藝之藝),六埶字作兿(按:藝術之藝)。周時六兿字蓋亦作埶,儒者之于禮樂射御書數,猶農之樹埶也。”由此可知,“埶”字原義為藝包養一個月(園藝之藝),種植的意思。由于“勢”字在現代經典中都寫作“埶”,現代經典文本中的“埶”字就有了“藝”與“勢”兩種用法或兩種意義。換言之,可以說“地勢順”的問題乃是來自注家對《易傳》文本中“地埶順”的“埶”之二義即“勢”與“藝”(蓺)所做出的取舍。

 

第一個將“坤”與“地勢”結合起來的是班固。《漢書·敘傳》中,班固以“坤作地勢,高低九則”作為《地輿志》的寫作依據。“九則”的九是指九州,“高低”討論的則是其地形、地力與貢賦等級;“坤作地勢”則只能算是修辭,引出下文。“高低”“九則”的地輿內容決定了班固在“地埶”中取“勢”而棄“藝”(蓺)。畢竟他是在延續《尚書·禹貢》的主題寫《地輿志》,而不是以經學家的成分注解《周易包養ptt》,思慮焦點不成能落在與乾相對的坤卦之坤,而只會落在作為坤卦所取之象的地下面。

 

在此之前的《淮南子·詮言》“后稷播種樹谷,因地也”以及《泰族》“后稷墾草發菑,糞土樹谷,使五種各得其宜,因地之勢也”,對班固的訓解或許有影響。可是,這里農事的播種樹谷墾草發菑是指人“因地之勢”,而《年夜象傳》的“地埶”卻是在乾坤二卦的語境里,講的是地“順承天”的“云行雨施”而“含弘光年夜”之,思惟重心和意義焦點完整分歧。當然,指出這點,明確《易傳》的“順天”與承認《淮南子》的“順地”并不牴觸,且由此可知“埶”作“蓺”即種植培養解完整可通。

 

這一毫厘之掉影響了比班固晚出一百多年的易學大師虞翻。虞翻在注“地埶順”時,沿用班固的“地勢”組合,將這一選擇帶到了對《周易》的注解之中。有興趣思的是,他訓“勢”為“力”,即以“地勢”為“地力”:“勢,力也。”(《周易集解纂疏》,第75頁)班固《地輿志》討論的“地勢”,當然是以地形與地貌為主,但與貢賦有關,是以也可說關乎地力(“地之肥瘠”)。與之約略同時或稍晚的宋衷即這般擁護:“地有高低九等之差,故以形勢言其性也。”(《周易集解纂疏》,第75頁)

 

虞翻解卦自成一系而常有穿鑿附會之處,此即顯例。他起首是根據《易傳·說卦》“坤為年夜輿”將坤之象確立為車,然后根據《禮記·禮運》“皇帝以德為車”,再借助《老子》“勝人者無力”一語,最后得出“勢,力也”、“正人謂乾,陽為德,動在坤下”的結論。這確實將“地勢”從《地輿志》的語境里挽救了出來,“厚德載物”也確實有一個“載”字可與車勾連。可是,這樣一來,整個《坤·年夜象傳》的內容就變成講“車”與“正人”的關系了。“車”之“力”又若何能作為“地勢順,正人以厚德載物”的畢竟義?也許有見于此,疏引《鬼谷子》語“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謂虞翻“‘勢’訓‘力’者,言地以勢力凝乾也”,顯然有將其從包養條件《地輿志》的九州之“地”以及虞翻處跑偏之“車”往《坤·年夜象傳》的語義拉回以資補救之意。“地”台灣包養凝乾之所施雖與坤卦含弘光年夜之順承天諸說相吻合,但以“勢”為“力”而凝之,依然波折牽繞,遠非允當貼切。顏師古注《漢書》“坤作地勢,高低九則”語云:“高低謂地形也。一曰,地之肥瘠。”可知到唐代,“地勢”究竟是指地形還是地力即地之肥瘠,仍兩說并存。這從一包養甜心個側面說明,班固將“地埶”寫作“地勢”,距《尚書》很近而離《周易》很遠,有很年夜的誤導性。

 

在此標的目的上進一個步驟盡力的是王弼。也許包養意思是覺得依照班固以“形”說“勢”無關于《易》,虞翻、宋衷等以“力”說“勢”又欠簡潔清通,王弼直接從“勢”字進手。《坎·彖傳》語云“地險,山水丘陵也”,“地勢”又若何能以順言之?不過玄學家正以思維空靈見長,他瀟灑地將“勢”由地形、地貌的具體之“勢”抽象化為“態勢”之“勢”,輕描淡寫的一句“地形不順,其勢順”,各種窒礙轉瞬消解于無形。孔穎達心領神會:“地形方直,是不順也。其勢承天,是其順也。”隨著《五經正義》頒行,這一說法就此成為“地埶順正人以厚德載物”的正解定本,延續至今。

 

“承天”以“勢”,語意是疏浚了。但“地勢順,正人以厚德載物”的訓讀成立不成包養網單次立,還要以思惟的標準權衡:其一,它與《年夜象傳》整個段落即高低句結構與意義可否貫通一體?其二,它與《坤·白話》中對坤卦、《彖傳》的闡釋可否銜接吻合?其三,它可否與乾卦婚配協調,以其意義構成整個系統的底蘊與門戶?

 

先看第一點。

 

依照《年夜象傳》句法慣例,“地埶,順;正人以厚德載物”,作為對卦象義蘊進行描寫的“地埶”應該是一個句子或短語,它的主詞或主語必定或必須是該卦包養心得所取之物象及其組合。“地勢順,正人以厚德載物”整句,應該依照“天行,健;正人以自強不息”的體例進行解讀。《乾·年夜象傳》的意思是:上天剛健有為,正人也當則天而行,自強不息、參贊化育。坤卦所取之象是“地”,但在王弼、虞包養合約翻這里,主語或主詞卻成了作為地之描摹態勢的“勢”、作為“車”之效能屬性的“力”。問題在于,若何從“勢”或“力”之“順”得出“正人厚德以載物”的品德聯想或聰明領悟?假如說“地勢順”有歧義,那么,“正人以厚德載物”,即正人當法地之德,敦樸其德、成己成物則應無異議。王弼將“地勢”解為走勢線條律動,其正人生怕多半近似玄學清談家。孔疏“據形勢以言其性”,被李道平由玄虛拉回空中,再次具體化為中國地形“由東南而趨東南”這樣一種西高東低之走勢,可謂來回折騰。至于虞翻,他根據《說卦》中的“乾為君”“坤為年夜輿”,將乾說成正人,坤說成“車”;“勢”則依《老子》“勝人者無力”而解為“勝人之力”。于是,“厚德”就成為“車”之載人“效能”。

 

再看第二點。

 

屯至離為上經,咸至未濟為下經,乾坤兩卦則為其統領基礎,所謂“其余諸卦及爻,皆從乾坤出”。“文飾乾坤兩卦之言”的《白話》不僅是對其奧義的闡釋,也是對這一位置以及二者有機關系的證明。是以,“地勢順正人以厚德載物”的解讀不僅要結合坤卦的《白話》與《彖傳》,也要將坤卦的《白話》《彖傳》與乾之《白話》《彖傳》視為一包養網心得個整體,考核其意義主旨與邏輯關系。

 

《乾·彖傳》:“年夜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年夜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生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坤·彖傳》:“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年夜,品物咸亨。”“順承天”不是在天之后或之外獨立發揮什么感化,而是在天“云行雨施”的過程中出現并發揮效能,即“含弘光年夜,品物咸亨”。

 

由男女構精生子想象六合合氣生物,是現代文明的廣泛現象,在孔教里表現得最為典範充足。【2】“六合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系辭下》)氤氳即陰陽二氣交會和合,構精則是統一過程的人身版。這也恰是否卦和泰卦、坎卦和離卦的寫照:六合之通如男女之交,取坎填離包養條件,陰陽相濟。《系辭下》:“乾,陽物也。坤,陰物也。”《說卦》:“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乾“云行雨台灣包養網施”,坤“含弘光年夜”,這就是“乾知年夜始,坤作成物”,“萬物資始”與“萬物資生”也由此而來。

 

《白話》可視為對《彖傳》所述的乾坤二卦之義蘊的引申和發揮。《乾·白話》重要討論的是元、亨、利、貞四德及其對人的啟示,因為這本就是“乾道變化,各正生命”的過程。【包養網單次3】坤的感化是從屬性的,所以《坤·白話》在這一過程或框架內對坤的特定效能做了進一個步驟的闡釋:“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是關鍵。“得主”乾有所施而坤有所受,然后含而養之,使其生長(“含育萬物為弘,光華萬物為年夜”)。可見,坤之“順承天”是有具體明確的效能感化的。

 

最后看第三點。

 

太極之太便是否泰之泰,六合、陰陽之通也。假如說“太極生兩儀”是從起點上說,【4】那么“保合太和”則是將這一過程當作不是終點的終點,終則有始,生生不息。未濟卦之坎離訂交便是泰卦的六合訂交的情勢內容,既濟卦與否卦則可以懂得為這種互動的暫時休歇。文王以之為六十四卦的系統作結,孔子以“保合太和”提醒其意圖主旨。

 

“乾坤其易之蘊邪?乾坤成包養網推薦列,而易立乎此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成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系辭上》)乾坤取象六合,只是一個“能指”。作為“所指”的六合以乾坤之名呈現于文本,則意味著文本對二者之經驗直接性的某種解構與疏離,意味著對某種特別性的強調以及由此而來的神圣性之賦予。“年夜哉乾元”“至哉坤元”歌頌的恰是這種生養之能、造化之德。《蠱·彖傳》所謂“終則有始,天行也”,《復·彖傳》所謂“復,其見包養金額六合之心”,則是從人的視角對這平生生之天的抽像懂得、精力領會和感情依歸。

 

由此可知,前述三點都是不克不及成立的。假如說《彖傳》“含弘光年夜”、《白話》“含萬物而化光”以及《系辭》“坤作成物”等是“地埶順正人以厚德載物”之“埶”的內涵、“順”的最基礎,那么可以說,虞翻以車說坤當然掉之千里,班固以地說坤亦是其“勢”難成。無論王弼若何奇思妙想,地之勢終只屬地,以勢承天完整是內在情勢上的,無法勾連或表達這一切。

 

那么,以“藝”解埶又包養甜心網若何呢?

 

《說文》:“埶,從土,從丸,持台灣包養種之。”《中華年夜字典》:“埶包養價格種互訓。”種,植也,持種種植于土。而種植,顯然有持而種之、使生長之義,如《詩經·楚楚者茨》“我埶稷黍”。《康熙字典》:“蓺與蒔植之種通。”辭書之外,《年夜戴禮記·天圓》語云:“吐氣者施,而含氣者化。是以陽施而陰化也。”王聘珍解詁:“施,予也。化,生也。謂化其所施。”前人了解男性施精,未必了解女性排卵,是以只把懷胎孕育懂得為一個“化生所施”的過程。《益·彖傳》:“天施地生。”“天施”是“云行雨施”“乾知年夜始”;“地生”是“含弘光年夜”“坤作成物”。《周易程氏傳》云:“萬物資乾以始,資坤以生,怙恃之道也。順承天施,以成其功,坤之厚德。”試問,能與此“天行,健”相應的,除了“地蓺,順”,還有什么更合適呢?這般,參照“天行”即“天云行雨施”,則可將“地埶”懂得為“地含弘光年夜”,整句“地埶,順”之意則是年夜地含弘光年夜順承天施。“云行雨施”的天之“健”與“含弘光年夜”的地之“順”是對應而相互聯系的,所謂生成地成。而與“自強不息”相對應的“厚德載物”之“載”作承載雖亦可通,但從“地埶,順”語脈看,作“成”解為扣合,似乎加倍工穩。

 

此外,陳鼓應也曾指出“地勢順”當為“地勢,順”。他先是將“勢”所借之“埶”視為“執”之訛寫,進而將“執”解為“蟄伏”之“蜇”,再依據《釋詁》“蜇,靜也”,把“地埶”轉為“地執”,意思也就變成了包養合約《樂記》里的“地靜”,亦即成為了道家守靜的思惟。【5】應該說陳氏看到了傳統“地勢順,正人以厚德載物”的問題。至于“地執,順;正人以厚德載物”與本文的“地埶,順;正人以厚德載物”孰更符合文本思惟,就有待讀者自行判斷了。

注釋
 
1 高亨《周易年夜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第60頁;[宋]朱熹《周易本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第44頁;[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第75頁。下引以上三書,僅隨文標注書名與頁碼。另,廖名春《周易經傳十五講》的標點是“地勢,坤;正人以厚德載物”(北京:北京年夜學出書社,2012年,第295頁)。
 
2 參見陳明《乾父坤母:孔教文明的世界圖景——基于比較宗教學的考核》,載《北京年夜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5期。
 
3 以元亨利貞為卦辭在六十四卦中僅乾卦一例,并且這些占卜之辭被賦予的意義完整分歧于其他卦辭。這很能夠是孔子或其后學的改革,用于表征四時之行、百物之生這一由乾坤開始的年夜化風行。這樣一種性命論其實不克不及懂得為四德說,因為四德乃是正人在四時之序的性命歷程中的一種領悟。這也可以將其與穆姜之言區別開來。茲不贅述。
 
4 朱子“太極一理”的理本論對理學來說是一種奠定,對《易》的系統來說卻是徹底的解構和顛覆,筆者將另文專論。
 
5 陳鼓應《周易今注今包養網比較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42頁。